首页 >> 今日浦东 >>媒体报道 >> 【法制日报】用画笔记录浦东故事40年
详细内容

【法制日报】用画笔记录浦东故事40年

( 2018-12-30 ) 稿件来源: 法制日报综合新闻

  □ 本报记者   余东明□ 本报实习生 张若琂  


2018年12月27日,“今日浦东”美术作品进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。  


据悉,本次展览是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、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而举办的一次文化推介活动,在上海历史上尚属首次。此次共展出各类美术作品130多幅,作品分别出自30多位全国知名画家、20多位海派画家和70多位浦东画家之手。 


 “浦东是一块传奇的土地,有着丰富的内涵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这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,涌现出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。”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、浦东新区副区长诸迪在接受《法制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习总书记说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,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。这次画展就是借用艺术家的画笔来反映伟大时代的精神面貌、记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,可谓见人见物见精神,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”


成就之画  


上海中心、东方明珠、环球金融中心等上海地标建筑矗立在金秋午后的阳光下……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2米高5米长、名为《陆家嘴高楼大厦》的巨幅国画。  


这幅画作由画家奚赛联、邱瑞敏与建筑师濮大峥共同完成,3人在动笔前,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取景。  


“要展现浦东成就,陆家嘴最具代表性,美术的语言来自生活却要高于生活。”濮大峥告诉记者,他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。开发之初,他正好进入华东建筑设计院,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,28年来他参与了陆家嘴诸多建筑的设计,亲眼见证着一幢幢摩天大厦拔地而起。  


濮大峥回忆道,28年前,陆家嘴还是一片农田,到处都是“烂泥渡路”,没有一条柏油马路,零零星星的民房厂房简陋而破旧,跟河对岸的浦西形成鲜明对比。  


“如今这里已然成为‘东方曼哈顿’,不光摩天大厦林立,GDP也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.4亿元,占到上海市的三分之一。”奚赛联说,“奇迹入画,必将给观众带来巨大震撼,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艺术的张力。”  


记者翻看此次进京展美术作品目录,发现大部分作品的题材与角度都聚焦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,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到特殊时代背景下沧海桑田,可谓从小处入手,着眼大局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
时代之画  


在展览现场,一幅题为《古镇焕新貌》的巨幅水墨画格外引人瞩目。  


据介绍,这幅画由国画大师陈佩秋、汪观清以及画家沈向然、曹舒天、陆华强共同完成。画中有花有树,有古代中国传统的石板桥和青砖白墙,也有近代融合西式风格的小洋楼,展现的是有着800余年历史的新场古镇和高桥古镇。画面中,繁华的商业区、静谧的居民区相得益彰,纵横的水道、错落的亭台于无声处叙述历史。


  “从古至今,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,一砖一瓦历经风雨磨砺,一楼一阁诠释时代变迁,一桥一路包裹历史包浆……”浦东美协副主席、此画作者之一陆华强解释说,画家要学会倾听时代的呼唤、感知时代的温暖、触摸时代的肌理,才能创作出最有温度和激情的“时代之画”。  


改革开放以来,浦东成为一个特殊的时代“符号”,除了堪称奇迹的一串串发展数据和一幢幢直插云霄的地标建筑之外,还涌现出诸多社会治理经验,成为一个又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“浦东模式”“浦东样本”。  


沈向然说,他退休后喜欢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,很多地方的民居古镇成为他创作的素材,但浦东是独一无二的,因为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,成功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,到处洋溢着蓬勃生机。  


正如其所言,这次画展的很多作品都以浦东时代变迁和乡土文化为题材,运用贴切的色彩、美丽的线条、合理的布局,尽情展示新时代的韵味与前程。


民生之画


       白玉兰是上海市花,这次展出的巨幅国画《高枝朵朵向春风》就是取自这一题材,整个画面丰富而不失灵动,高洁而不失饱满,很好地反映出上海滩的风韵和腔调。


  另一幅巨幅国画《桃红浦江舞春风》则取材于浦东本土题材——桃花。两幅作品均由多名全国知名画家联手创作完成。其中,浦东美协主席、全国知名花鸟画家徐立铨同时参与了两幅作品的创作。  


他跟记者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。  


就在画完“白玉兰”后的两天,他和好友——南汇博物馆原馆长郭南凯叙旧时被“泼了冷水”:“白玉兰虽好,却显得高高在上、盛气凌人,有些不接地气啊!”  


一句“不接地气”点醒了徐立铨,浦东开发开放日新月异,改革成就关乎千家万户,美术作品岂能少了乡土气息?  


他马上走村串户问计于民,这天来到南汇桃花村,村民的一句话点醒了他:何不画画咱们这里的桃花呢?村民还特意献上了一张全家福,照片中一家三代站在桃花树下,芬芳中透着和谐与幸福。为此,他联系京津画派代表人物龚继先、传统小写意代表画家唐逸览、“百鸟之王”江寒汀门下领军人物陈世忠、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应鹤光4人,共同创作了这幅桃花画卷。  


站在画作前,徐立铨说,民生在哪里?在老百姓的油盐酱醋里,在千家万户的家门口。画家的眼里要有百姓,心中要有人民,画笔之下才能流淌出接地气的优秀作品。  


诸迪表示:“画家是时代的观察者、记录者和歌颂者,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度、伟大时代,目睹着大国的崛起、民族的复兴。对这一切,我们没有理由麻木不仁,更没有理由倦怠偷懒,新时代需要艺术家沉入基层、融入百姓,用画笔记录‘成就故事’‘时代故事’‘民生故事’。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04.jpg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seo seo